资管新规出台后,要求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产品纷纷向净值化方向转型。但是,目前市场上存量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规模庞大,且资管新规给出的过渡期较短,即使是央行宣布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这就使得银行整改保本型理财产品的难度较大。
为了加快整改的进度,银行开始将一些理财产品强制赎回。近日,不少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收到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通知,所购理财产品因不符合”资管新规”的要求,理财产品虽未到期也需要被强制赎回。
实际上,对于这种强制赎回的做法,除了因为资管新规要求外,还有可能是因为这些理财产品成本与收益倒挂。
由于银行这些”老”的理财产品都属于隐性刚兑,一般收益率都比较高,超过5%的也不在少数。尤其过去发行的一些所谓阶梯式理财产品,用户可以一直持有,没有截止期限,持有期限越长,收益越高。
而反观今年市场流动性充裕,理财收益率一路下跌,已经跌破过3%的收益率水平。在这样的利率环境下,银行的资金成本太高,收益就可能出现倒挂,特别是部分银行存量的高息保本型产品规模较大,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有业内人士预测,此后强制赎回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如果客户不愿意赎回,银行就发公告关停产品,正常清算。总之,银行为了实现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也为了减轻资金成本,会采取多种手段减少目前高息保本理财产品的。
至于银行要求部分理财产品提前赎回,属不属于单方面违约呢?查询多家银行官网你会发现,无论是控股商业银行,还是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少理财产品合约中,都有提前终止条款,多数产品是银行可以单方面提前终止,而客户不能提前终止。但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销售人员一般不会向客户强调这一点,客户也没有仔细注意。
由此看来,银行是有权利要求提前赎回部分理财产品。这样一来的话,本来市面上利率较高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就比较少,随着强制赎回就更少了,而这也在侧面督促着广大投资者该转变投资观念了。
以往,闭着眼在银行买理财产品都能保障本金安全,还能获得不错的收益,而现在净值化理财产品成为主流,这也就意味着你买的理财产品会浮动,会出现亏损。因此,投资者应该慢慢去接受、去了解净值化理财产品,提高理财的专业能力,才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回报。
还需注意的是,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投资者需多多关注提前终止条款。在降息通道下,投资者最好选择银行无权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锁定高收益。以免银行方面提前终止,自己的理财产品提前到期后以活期的形式在账上挂了好几个月,白白损失了一大笔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