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导基金对投资者的优势(政府引导基金已成中坚力量)_基金知识_景合财经知识网_景合财经景合财经

景合财经
景合财经知识网站

政府引导基金对投资者的优势(政府引导基金已成中坚力量)

2020年11月12-13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投中资本协办的“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缚苍龙”为主题,探讨在如今复杂的经济周期、疫情风险的环境下,行业如何“谦卑地认知,乐观地应对,广泛地协作”。

在《圆桌对话:政府引导基金的阶段性总结与再出发》中,成都交子金控投资总监付剑峰、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董事长杨文利、杭州高科技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宁、广州开发区基金集团副总经理何来刚、苏州市相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银华就政府引导基金在创投生态中的角色、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三到五年的方向进行了深度探讨,本次对话由成都交子金控投资总监付剑峰主持。

在各位嘉宾看来,政府引导基金已经成为国内创投出资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未来三到五年一定会继续做大做强,但与此同时,政府引导基金也面临资金使用效率、基金运营机制、优质GP筛选、平衡多元目标、团队打造等一系列问题仍需加以解决。

政府引导基金对投资者的优势

以下为《圆桌对话:政府引导基金的阶段性总结与再出发》对话原文,由投中网整理,有删减。

付剑峰: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受主办方委托我担任本场圆桌论坛的主持人。政府引导基金在中国发展和实践已经有20多年了,今天感谢主办方邀请到了我们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三大经济圈比较重要的产业引导基金的大佬,分享几个大家比较关心和热门的话题。

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来自成都交子金控,受托管理成都市政府引导基金的金融控股平台。每个人用一分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机构的情况,首先有请杨董事长您先介绍一下。

杨文利:谢谢付总,也感谢投中的邀请。一年一度投中的会我们也很看重,确实给行业带来很多的反思跟分析。我是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杨文利,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是2014年设立的,政府当时把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财政资金集中部署做创新投资、做引导基金。目前为止,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是102亿,是全部实缴,现在发起了30支基金,总规模是350亿。另外,投资的项目270多个,投资金额是160个亿。现在退出的项目有超过10%,将近30个,正在退出的也有10%,整体20%的项目在退出或者正在退出。上市的有十来家,是没退的,还在锁定期。

付剑峰:杨总是西部地区非常有名的资深的前辈和专家,下面请来自杭州的许总介绍一下。

许宁:大家好!我是来自杭州高投的许宁。杭州高投目前管理了杭州市政府的创投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和跨境引导基金。做引导基金这件事情从2008年开始做,一直持续做已经超过10年,累计投的基金有100多支。通过这些基金投的企业也已经超过了一千余家,其中也诞生了40多家上市公司。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虽然做了10年,但是还是不停地在摸索跟学习。因为不管是国家政策,还是经济发展都在不停地变化,风起云涌。作为引导基金的管理者来讲,也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谢谢大家!

付剑峰:下面请来自苏州的蒋总。

蒋银华:大家好!我是来自苏州相城金控的蒋银华。我们所管理的相城母基金2017年底成立,运营到今年刚好3周岁。一期规模30亿,目前已经引导的子基金规模超过了300亿,在11月3号发布了二期的计划,将在明年正式启动二期母基金,规模50亿,主要投的方向偏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能车联网、先进材料、数字金融和生物医药,也欢迎这些领域的机构与我们多对接。谢谢大家!

付剑峰:下面请来自广州的何总。

何来刚:大家好,我是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的何来刚。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节点,集聚了广州全市80%以上的科技创新要素,科技创新能力、上市公司数量等六项指标在全国开发区中位居第一。2017年是广州开发区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的里程碑,这一年管委会决策设立了专门的金融工作局,设立了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台了“风投十条”,启动了黄埔人才引导基金和知识产权引导基金的运作。我们的引导基金运作了3年时间,累计出资了10亿元,设立了23支子基金,投资了92个科技创新项目,累计投资金额达到24亿元。从投资项目的产业布局来看,96%以上的资金都聚焦在IAB、NEM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医疗健康领域占比60%,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占比20%;从投资项目的成长阶段来看,100%都是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拉近了科技创新企业到成功的距离,引导基金子基金投资的项目里已经有4个项目科创板上市,占开发区科创板上市企业的60%,另有一个项目正在申报创业板上市。应该说,引导基金已经成为了“创投生态”建设中关键性支撑力量。

付剑峰:我刚才一算,四位大佬管理的规模都超过一千多个亿,也是来自三个重要区域的政府性引导基金。他们对于在座的包括一些GP在内,包括一些项目在融资方面、募资方面,他们的一些看法、观点以及操作方式和一些偏好对 所在的各位GP管理公司和机构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也代表了未来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我下面几个问题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第一个问题,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年来政府引导基金在国内LP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引导基金对国内VC和PE的渗透率也越来越高。想请问四位如何看待政府引导基金在创投生态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评价政府引导基金相对来说多重目标的一种核心诉求。首先按顺序有请杨董事长。

杨文利:回顾“十三五”刚好是政府引导基金从产生到发展,在这个时间段我们反思的引导基金包括问题,有两个观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投中做这方面的行业分析,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已经成为国内创投出资LP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资本寒冬下政府引导基金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政府引导基金这几年从开始有各种诉求,到现在反映出来政府引导基金慢慢更加的专业化,更加适应市场的诉求,现在反映出来讲的是返投概念。

这两个观察想跟大家分享的意思是,在我们以创新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越来越成为社会特别是政府的共识,是我们现在政府国家资本在推动创新的一个抓手力量。所以到国家层面,到地方省级和区县级引导基金设立,从五年的观察看,引导基金成为不可重要的出资力量,推动了整个双创,创新包括创业这方面的发展。可以说,几年以前上市的企业创新的国资出资比较少见一点,多的在开发区或者是在科创基金,在“十三五”政府引导基金已经全面介入,刚才讲了“渗透率”这个词,确实也成为了中坚力量。

我觉得这应该是好现象,而且也是必然。因为我一直抱着对政府引导基金日益重大,包括重庆市进一步做大、做强、做更专业的社会私募行业的LP出资方做推动和创新的发展的观点。

付剑峰:刚刚杨董事长提到了几个关键词:1)引导基金不可或缺。2)越来越专业化、市场化。3)创新方面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确实每年投中发布的报告也把一些信息和情况的发展趋势也有反映,供大家思考。

下面有请许总分享一下。

许宁:实际上,大家关心刚刚开过的十九大五中全会,可以看一下五中全会的公报,在公报当中创新驱动的发展第一次列入首要位置提出来。作为政府的引导基金,怎么样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前提下起到更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年探索,政府引导基金改变了原来传统的财政投入方式,对推动创新的驱动、创新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重要作用。如果让我个人来谈引导基金在国内VC、PE市场的角色,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要发挥非常重要的积极的助推角色的作用,这个肯定是不可或缺的。

刚刚主持人提到了如何评价引导基金对多重目标的核心诉求。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作为区域性的政府引导基金,没有那么多的目标,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一句话,培育当地产业的发展,支持当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只要达到这个目标就是完成了引导基金的一个诉求,没有其他更多的诉求。从政府引导基金的角色来讲,结合自己的定位和自己所属的城市或者是能级,只要做出自己的特点,就会发挥出非常重要和积极的助推作用。

付剑峰:刚才徐总说了引导基金是政府财政工具的重要手段,确实也看到无论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现在拿出越来越多资金做政府引导基金这件事情。他也提到了诉求,产业的培育,确实现在财政基金、国有资本要直面服务实体经济,培育产业,对于国家的强大和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有请何总。

何来刚:关于引导基金多重目标,我理解主要是政策性和市场化两个方面目标,引导基金运作最主要就是八个字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从广州开发区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金融局,还是我们作为受托管理单位,都坚定不移的走市场化路径,努力做到对机构遴选、项目投资的干预最小化。从最终的效果来看,引导基金子基金投资开发区本地项目的比例已经从最初的不到10%提升到30%,引导而不干预是保证引导基金顺利运作的关键。

付剑峰:政府引导基金最开始的初心就是支持科技创新、支持创新创业这个领域,何总也介绍了他们的模式,市场化和政策性,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手拉手的模式,大家有机会可以学习一下。

第四个有请蒋总分享。

蒋银华:前面几位老总已经把政府引导基金在创投生态中角色的重要性讲得比较完备了,我稍微补充一下。

本身政府引导基金是创投生态中重要的参与者,随着这么多年的经营,也逐渐变成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也会影响行业规则的制定。除此之外,政府引导基金还是重要的资源整合方,因为引导的子基金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他们的投资领域有相同行业的,也有不同行业的,政府引导基金作为当中的桥梁,共同扶持当地企业发展,有重要的纽带作用。除此之外,回到政府引导基金本源来看,本身设立的目的是支持创新创业,支持中小企业,支持当地产业升级和发展,也是政府引导基金重要的作用。

至于后面的双重目标,有一点自己的看法,无论募资的来源是政府引导基金还是民营资本,都是有多重目标的,并不仅限于双重,反而政府引导基金更纯粹,像民营也会有类似于跟投或者资源整合或者是一些项目偏好方面的掣肘,也会对管理人造成一定的影响。政府引导基金出发点主要是两个:1)由于国有性质决定的,必然是要保证收益性,跟市场上所有的出资人、所有的LP是一致的。2)扶持当地产业,类似有地域投资的要求或者是注册地等方面的要求,这些方面也是跟本身的初心不相违背。我相信前面几位老总介绍过已经合作了上百个机构,肯定也是有比较多的机构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既然是有明确的规则,在满足各方诉求的情况下,管理人去申请政府引导基金必然是双赢的。

这是我简单的一些看法。谢谢!

付剑峰:蒋总刚才说到整合,引导基金,资本的供给方,需求方和来自不同渠道的资本的整合,同时也是把创新要素、人才要素、资本要素整合,实现生产力的过程。也提到政府引导基金的盈利性,确实现在无论是证监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包括现在投资的导向,盈利才是王道,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下面我问第二个问题,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有很多管政府引导基金的,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甚至区市县都开始成立政府引导基金,这种引导基金完整周期的运转需要时间,有的有经验,有的在座的各位大佬好多已经完成了这样的周期,在过程中有很多经验教训,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总结过去一些具体的实践经验,请几位大佬分享一下政府引导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堵点、梗阻,一些比较困难的事情。

还是按顺序,有请杨总先分享。

杨文利:回想过去,引导基金刚初创到现在,一路走来确实也是经历很多,最早做引导基金的时候大家对引导基金不认识,政府做引导基金,市场当时对引导基金是很陌生的,怎么定位它、怎么认识它。但是我觉得现在都过去了,中间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财政基金的支持进度,引导基金可能一笔钱放账上,10亿、20亿,基金的发起,走完一个流程按美国教科书一般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我记得当年国内基金发了一支基金是一年完成,日报上写的是神速。资金投资的周期因而会带来一些麻烦,因为审计说你这钱放你10个亿,今年没花出去一分钱,明年花2亿,这是引导基金面临的问题。好在现在慢慢进入了周期。目前政府对引导基金定义还存在一些不清楚,而且政府的事情比较多,也给企业纾困和招商引资面对各方面的压力,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做市场化运作的引导基金。

现在最大的痛点就是在团队的打造,团队的稳定性。坦率讲,我们公司到现在为止,2014年按照“四化”原则运营我们的产业引导基金,定的四化:第一个是市场化,第二个是专业化,第三个规范化,第四个是平台化。前三个化不讲,平台化是打造国内优秀的基金管理人、行业投资者和我们本地项目创业企业对接的平台,这是我们做的效果不错,也在当地影响比较大。现在队伍还不错,90%以上都是相关行业的硕士毕业。

但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是机制,机制不改,人员的流动也是比较高的,很多人到我们公司待一两年走了,当然走的也不见得能做得多好,可能是国有创投基金,国有引导基金都会面临的问题,相信在“十四五”期间不进行改革,这个问题会长足的存在。

付剑峰:杨总说到三个痛点,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政府多元化目标如何平衡的问题,人才队伍团队打造的问题。我也感触颇深,也在探索。

下面看看许总在这方面有什么一些见解?

许宁:主持人提的这个问题,我把两个问题合到一起回答。实际上都是讲引导基金在发展过程当中或管理的过程当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结合自身的一些体会,我刚才介绍了杭州高投做了10年,10年当中也合作了很多机构。说实话,合作的这些机构往往跟投行很多其他的地方的政府引导基金,交流过程当中,经验谈不上,确实踩过很多坑,碰到过很多教训。有几个问题从我的角度来看是比较重要的:

1.对政府引导基金的定位。你是把它定位成一种通常意义下面的国资管理体系制度下的投资基金,还是把它定位成带有一定的公共财政属性的投资基金。如果大家是在政府引导基金或者是在体制内的对财政有一些了解,这两个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是对引导基金的管理者来讲。如果是在国资体系下运行的投资引导基金,目标导向就是要盈利、赚钱,去看国资委下面投资基金的导向,很多都是以盈利为导向,以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导向。但是如果你是定义成公共财政预算下的投资,这里面钱能够更多的发挥引导基金政策上的诉求。因为公共财政意味着这些钱本来就是要花出去的,无非是我前面讲的改变了一种投入的方式而已。

原来有很多共财政资金以无偿资助的形式给到企业,支持企业的发展,这个资金是每年都要投入的,往往也会带来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往往一些资助的项目可能要有验收,验收如果不通过怎么办?绩效怎么样去评价?可能支持的资金不多,但是资金在企业当中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绩效是很难评价的。政府引导基金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财政投入的方式,我记得在做引导基金支出的时候,为了这个定位,跟相关的职能部门沟通了两年。因为如果按照国资,意味着必须要保值增值,保值增值的做法和一些政策制定的时候相对会比较保守。但如果是按照一种公共财政投入方式的转变来讲,在政策的制定各方面的时候胆子可以更大一点。这是我觉得这么多年做下来很重要的问题,不知道其他的政府引导基金碰到过或者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2.从政府引导基金的区域错位发展,2008年在做引导基金的时候,全国的政府引导基金还不多,没有几家,但是到现在这个时点政府引导基金,我印象当中按照基协的统计已经超过至少三万亿规模。政府引导基金从资金的体量上,从数量上,从地域的分布上来讲,已经是全面开花。全面开花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么多的政府引导基金,怎么样有一个错位的发展,还是大家都是雷同的,如果是雷同的就是互相竞争,谁的政策更优惠,尺度放的更宽,对GP来讲可能是政策越优惠,尺度放的越宽越好,最好是没有任何的要求。这个我觉得是后面各个地方政府引导基金更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3.现在还有的困惑是什么?《合伙企业法》出来以后,政府引导基金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财政基金或者国有基金。《合伙企业法》出来之后,国有基金在合伙制的企业当中,因为所有的资金基本上现在按照合伙企业形式来设立的。在这个当中到底怎么样去管理国有资产或者界定国有资产的边界,现在还是有一些模糊的。就是现在很多的政策还是套用的是公司法下面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合伙企业法》里面一直是没有特别的明确。但是每个地方、每个职能部门对政策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我个人觉得这里面它会带来潜在的风险,现在这个行业处在高速的发展过程当中没问题,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负面的报道,或者负面新闻的时候,类似于这两年的P2P。P2P在前两年作为重要支持新兴业态,列入到很多的地方政府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但是因为这两年出现了一些问题,相对把它全部砍掉,很多地方都是一刀切的砍掉了。那是不是互联网金融就是真的一无是处?有待商榷。从政府引导基金角度来讲,最起码我个人来看有这样的顾虑在里边。如果上位法或者是上面的政策还是很模糊的话,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都很好没关系,一旦出现的一些不好的事情的时候,希望能够有明确的政策依据,而不是到时候一刀切。不管是对政府引导基金,还是对行业的发展都是会带来比较大的伤害。这个我个人觉得应该更尽快的、更清晰明了的有这么一个政策。

4.从政府引导基金来讲或者从国资的角度来讲,对整个的激励考核政策的科学和完善,不知道其他几位嘉宾这块是怎么解决的。我觉得现在从现有的政府引导基金的角度来讲,或者从国有资产管理的角度来讲,在激励和考核这一块相对有些薄弱或者离专业化、离市场化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样的差距对具体在做政府引导基金的团队就会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付剑峰:许总说了四方面也是我们集团面对的,引导基金是男是女的问题,你是女的把女儿嫁出去,财政资金把女儿嫁出去贴上嫁妆,还是像国资把媳妇娶回来要赚钱,这是大家一直很多地方在界定的。当时还说到了政府引导基金越来越多,盘子越来越大,各个地方是不是要差异化发展,同质化发展肯定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这是一会儿第三个问题也会探讨的。他也提到了政府引导基金作为行业总是会有周期性的,如果碰到了负面舆论和效益的问题,受到系统性因素影响或者是其他因素影响的时候,能不能坚定信仰、坚定理念继续支持这个行业发展。最后提到了共性问题,体制机制的问题,各个论坛说了很多,各有各的办法,也是在摸索中去走。

第三个请何总也分享一下。

何来刚:政府投入的长短期效益评价问题,怎样发挥引导作用。政府引导基金是对一个区域长远发展的投入,在短期内难以体现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为更好发挥引导基金服务产业发展的效果,引导基金政策要能跟产业政策形成非常好的契合、联动,应该围绕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去布局引导基金,比如我们近期正围绕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领域设立引导基金,通过与头部机构合作,推动产业项目落地。

子基金管理机构的筛选问题,怎样识别“白马机构”。目前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较快,私募股权机构数量较多,头部白马机构的不同团队之间的投资能力与投资业绩也存在差别,如何筛选出有能力实现政策目标的子基金管理人是关键问题。我们通过积极参与投中等举办的投资年会和LP峰会,依托广州开发区的平台,目前已累计对接了200个以上投资机构。一方面围绕广州开发区重点产业领域和引导基金政策要求建立了科学评价体系,邀请了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专家、投资行业专家、法务专家以及财务专家等组成专家组,从募投管退四个维度,考察机构的募资能力、投资能力、管理能力、退出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尝试先跟机构开展投资合作,在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受理他们的引导基金申请,近4年来,我们挑选出符合引导基金政策要求的67家投资机构受理申报,并优中选优从中筛选出38家头部机构进行合作,如斐君资本等。

投后管理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精细化管理的问题,投后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仅关系到引导基金投资风险防控,还影响引导基金政策目标的实现效果。我们按照引导基金政策要求,梳理了子基金投后管理工作指引,规范投后管理工作流程,并组建了7人规模的投后管理团队,每人平均负责跟进2至3只子基金,在实现对子基金投资项目的合规性审查基础上,从业务层面进一步加强风险把控。另外,我们积极联合子基金管理人开展常态化的投融资对接活动,加快实现引导基金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目标,依托广州开发区金融超市、风投大厦,联合11家投资机构,组织举办了8场次上市辅导、投融资对接会等企业融资相关服务活动,为25家企业提供了路演机会,通过全景网和深交所燧石星火等平台面向约20万观众直播,累计推动7家机构投资13家区内中小企业,累计金额近约3亿元。

付剑峰:何总说到了三方面非常重要,财政政府引导基金出资的,投后和“妈妈”怎么考核我们的问题。选GP、选对象怎么选择最好,也是在信息不对称方面怎么去选。投后管理,真金白银下去之后,可能大家之前的一些面纱更加的清晰,怎么看得更清晰能够接受,怎么把关系处理好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个请蒋总分享一下。

蒋银华:这个问题我也非常感兴趣,前面几位嘉宾提出给我非常有益的经验传授,非常感谢。

1.投资的进度和财政支持匹配度的问题。有一些地方可能投的比较慢一点就会造成资金闲置,使用效率不高,没有实现政府资金应有的作用。相反,如果说投资更加激进,配置更加超前,又会造成财政更加的负担和压力,所以这是需要平衡的点。

2.堵点还有本身由于机制体系的原因,容错机制、激励机制相应不足的,需要几方面去解决:1)监管部门的上位法可能要明确,许总也提到了。2)内部团队的筛选要往市场化、专业化角度培养,也是我们努力在做的。

3.可能会出现某一个时间段的政府基金的政策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就是所谓的招商引资或者是返投的问题。也是结合基金的整个投资来看,本身前期在投入期也不能时时刻刻都能满足。对此,我们经验和做法是这样的,相城母基金的返投比例是1:1,除了投资当地企业之外,通过基金管理招引,落地的项目也纳入到额度里面去,比较宽的准入标准相对比较容易完成。

为了支持对区内企业的投资,相城金控主导筛选出区内114家苗圃企业,对于苗圃企业返投可以追加认定。假设投了一千万是可以认定到一千五百万,也有效激励了管理人投向当地,也激发了很强的投资热情。

付剑峰:蒋总也提到了资金效益、人才,也提到了发生问题,引导基金如果发生问题成为既成事实后应该怎么办,很现实,怎么处理。

刚才四位大佬,我捋了捋,提了十一个问题,如果主办方方便可以把十一个捋一下,我觉得是政府引导基金在实践中十一大痛点,到时候可以分享和总结一下。确实刚才包括杨总和各位大佬也都提到了,政府引导基金是中国财政体制和国资体制下国有资本拿出来做支持产业、引导社会资本的一种创新方式,以前在美国、以色列很多国家都有过这种探索。最开始政府引导基金确实照猫画虎模仿着去学,但是到了今天中国现在的创新阶段、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产业不相同,产业的结构不相同,区域发展的阶段也不相同,侧重点不相同,区位优势不相同,各个地方的政府引导基金未来的发展会有巨大的分化,包括国家级的基金和地方的基金。现在这些趋势已经出现了,有的地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达到高水平,像深圳,更多的拿钱去做创新的实验室,类似于像浙江、江苏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很多,民间资本也更多,更愿意引导社会资本扶持中小企业。到中西部地区也更不一样,更多希望大项目的落地,还有成果转化和基建的发展,资金匹配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政府引导基金还是很深的学问,现在没有必要去学习国外政府引导基金太多的模式,更多的是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适应自己需求的模式。

最后一个问题,未来三到五年各位大佬感觉政府引导基金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在发展的方向上有什么思考?首先还是有请杨总。

杨文利:我们要理直气壮的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政府引导基金、政府投资基金,国发2019定义的是国有创投机构、创新机构,包括引导基金,应该是现在国有企业新业态、新模式,比重也好、份量也好、影响力也好,应该是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我们还是充满信心。基于这个,刚才提了一些坑、一些痛点,还是希望政府引导基金优化它的决策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可能也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在制度完善支撑下引导基金应该是越来越好。

还想多分享一点重庆产业基金是坚持同股同权,政府财政的资金做成政府引导基金的时候跟其他社会资本LP一样是平等的投资力量,平等的企业法人,在这个时候不是公共财政,如果还把它定义成公共财政资金,那就不要去设立引导基金了。现在国有企业很多的初始都是从财政基金入股的,比如说,现在所有的大的金融机构,包括大的国企都是这么来的,变成很多资本,国有资本已成为助推新生力量越来越强、越大和抓手的力量。刚才也讲了引导基金几年几万亿,几年发展下相互竞争的关系是肯定的,各地纷纷打出让利和各种奖励,类似于招商。引导基金主要是回顾市场本源,和社会资本平等的。

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也做让利,我是坚持让利、奖励是政府的事情,我是引导基金、是企业法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的法人是平等的企业责任主体,我是附加给大家增值的,给其他人更多好处的,这样是不均等的。但是如果给GP、LP奖励也好,是政府层面的事情,不是企业,企业是企业、钱是钱,市场、法人,分配权还在政府,我不要搞第二财政,这个应该是财政和政府做的事情。而且目前这个我有点担忧。

另外讲一下有的引导基金,如果投GP的项目,我们曾经在投研会上这个观点提出来,特别是“资本寒冬”,大家都强调“资本寒冬”,我们最关心同时更关心选GP的时候如何选择投资策略和投资逻辑,我们当时提出行业研究是投资的第一驱动力。做投资不是跟风,对行业研究必须深耕,我们讲行业是纵向讲,但行业是分布在960万平米土地上,各个省、各个区域有相对的优势,我们的资源禀赋的异同,所以不光做行业的分析,做行业、区域经济的分析,这个行业、这个产业适合就投这个产业,要研究产业基础,产业机会在哪里、生态在哪里、我的短版在哪里?如何补短板?GP这方面是引导基金最喜欢的,这么大区域经济体存在一个基金的投资是绰绰有余的,也会让大家找到发财的机会。在投资上做行研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专业的事情要给专业的人做,有些事情不适合我们做就不能做。重庆市前些年有两件事情是坚决不做的,不做光伏产业,而且政府2013年、2014年定的重庆市不能做P2P,是严厉的一个牌照都不能批做P2P。我们投资做专业的GP是政府引导基金最喜欢的,专业性对行业、对区域,包括资源具体投资的整个逻辑,包括投资周期,也希望在未来投资更多更专业的GP合作。谢谢大家!

付剑峰:杨董事长也刚才提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引导基金,提到应该是以国资这种形式做大、做强、做实为主,不建议以财政这种,这种形态是介于财政和国资中间。还提到了选GP方式,未来更偏向于更加专业化深耕某个领域,同时也是要围绕区域的产业特点、区域发展的特点。

下面请许总。

许宁:什么样的GP更受领导基金的关注?想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跟找对象一样,大家找对象都想找白富美,但是白富美不一定最适合你,你要找过日子的,所以首先就是要适合你,就适合你这个地方和你地方产业结构,足够的了解,和你政策足够的熟悉,适合是最重要的,这是一点。

第二点,刚才前面也谈到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要做出自己的一个特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比如说,从杭州来讲,现在重点在发展的几个方向:1)生命健康。2)互联网+。3)人工智能。这三个方向既是杭州未来几年重点的产业导向,也是引导基金重点关注的方向。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付剑峰:刚才许总提的跟杨总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各个政府引导基金都有不同的偏好。下面请何总。

何来刚:发挥产业基金补链、延链、强链作用,我想是业界需要加强研究和讨论的。要根据投资阶段、产业方向的不同去设立不同的引导基金。

1. 在投资阶段上,按照天使、VC、PE等不同阶段去设立引导基金,重点发起设立投资偏早期阶段的天使引导基金。在投入早期项目上,与中科院体系的大院大所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如在科技创新领域,科学院体系和大学体系的专家快速走向市场,因此要充分借助科研院所的专业力量,与专门负责产业化的团队协作,播撒科技创新的种子,未来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2. 在不同产业方向上,主要围绕当前重点布局的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布局基金,尤其是集成电路、数字经济这2个产业发展补链、强链需求更强的领域要重点布局,下一步将优先推动设立落地集成电路领域专项基金。

3. 整合区内引导基金布局。目前区里制定政策的有黄埔人才引导基金、天使母基金、科创母基金,黄埔人才引导基金已落地基金中较多偏PE阶段,天使母基金定位投资天使、VC等偏早期阶段的,后续正在考虑将上述重点产业领域基金纳入科创母基金,在已有政策工作基础的情况下,尽快落实引导基金资金、带动重大项目落地。

4. 在细分行业上筛选专业的GP。每只子基金基金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定位和精准的产业方向,特别是在硬科技方向,投资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的逻辑不同,所需要的资源、人脉不同,项目筛选的方式方法不同,要结合具体的产业方向,在细分的领域里投放引导基金,筛选深耕该领域的GP作为子基金管理人,通过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发挥引导基金的补链、延链、强链作用。

付剑峰:政府基金回归本源,向一些产业和早前期投资。蒋总。

蒋银华:我简单地补充一下,从未来角度来看,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可能是更加的壮大。除此以外,未来可能会面临比较多的整合,像苏州当地也会有比较多的像市区联动,甚至包括省级的资金一起联动的合作模式。此外,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以后,本身GP也会存在马太效应,政府引导基金业会更多地投向于已往投过的、合作更好的、对当地的效益提升更高的一些GP,这些管理人重复投资也会出现。

目前阶段参与比较少的是S基金那块,从长期角度来看,这一块本身也是有一定市场和必要性的,政府引导基金也有可能会往这个方向去发展。我简单就说这么多。谢谢!

付剑峰:蒋总提到了S基金,也是未来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新的一种形式,也提到了他们选GP的模式。因为最后的时间关系,也感谢主办方今天促成这样一个圆桌会议,大家思想碰撞,交流一些问题和经验,我觉得非常好,也是为了“十四五”政府引导基金所在的各位同仁,朋友,可以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下来如果大家有什么可以再跟我们台上的专家进行一些私下的交流,今天圆桌主持就到此为止。谢谢各位嘉宾!

家电维修,空调维修,智能锁维修全国报修号码分享:可以直接拔打400-968-1665 全国各大城市均设网点。
赞(0) 打赏
欢迎转载分享:景合财经 » 政府引导基金对投资者的优势(政府引导基金已成中坚力量)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景合财经

在线报修网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