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险是股票投资的系统性风险(股票投资的风险到底是什么)_炒股学院_景合财经知识网_景合财经景合财经

景合财经
景合财经知识网站

市场风险是股票投资的系统性风险(股票投资的风险到底是什么)


市场风险是股票投资的系统性风险

作者:杜可君-格雷资产
来源:雪球

股票投资的风险不言而喻,中国股市一直流传着7亏2平1赚的比例,可见长期下来,绝大多数人都是亏损的。可是,除了亏钱这个结果以外,究竟什么是股票投资的风险?其本质是什么?本文笔者想针对这个问题探讨一下。

风险是非常难以精确描述的概念,《漫步华尔街》给出的定义是:预期的证券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注意,笔者的理解不仅指下跌,预期收益如果没达到,也是风险。《投资中最简单的事》提到了两种风险:一是股价短期波动的风险,二是本金永久性丧失的风险。笔者认为更通俗的理解,股市最大的风险其实是认知的风险。很多人都认可股市的盈利来自“认知的变现”,却往往忽略了问题的另一面,风险来自“认知的偏差”。

根据笔者十几年的投资经验,梳理了一些常见的认知错误:

1、忽略了时间的价值,热衷于各种急功近利的方法去追求精确的抄底和逃顶。

笔者在早期曾经花了6年的时间研究各种图表分析技术,试图找到特征和规律,建立交易模型去战胜市场。6年后,我的成绩还可以,微利,开玩笑说进入了传说中的前10%,这个结果好吗?现在想起来,糟透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真正付出的成本,不是手里股票的涨跌,而是6年本可以轻易赚取优质企业利润增长的钱。我们都知道股价=每股收益*市盈率,6年如果每股收益复合20%,股价本可以上涨2.98倍。如果再算上6年本可以对很多行业有深刻积累的软性知识,这6年的损失是巨大的。如果当时的状态持续到现在,依旧不停的在趋势、指标、周期、背离等不同时间、不同股票都面临不同情况的独立事件中继续下去,除了获取一些交易经验,基本是无限死循环下去,付出难以估量的时间成本。

2、认为低价股比高价股安全。

“一两块钱的股票,比100块钱的股票安全的多。”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仅有普通散户,可怕的是居然有少数专业投资者,甚至在媒体、各种交流会中大肆宣传这样的错误观点诱导投资者。股票的本质,是企业的股权。一家每股1块钱的企业,每年每股赚1分钱;另一家每股100块的企业,每年每股赚10块钱,谁更便宜?按照静态估值计算,后者是前者价值的10倍,这个账大家都会算,可是到了股市上,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觉得1块钱的股票更便宜,这是非常低级的错误。一家企业的股价贵不贵,只跟它能创造的利润相关,跟绝对值毫无关系。更不能认为股价很低了就不会跌太多了,15年股灾开始到现在,很多股票的股价跌了80%甚至90%,股价低了以后继续腰斩并不稀罕。

类似的错误认知还有很多,例如跌得多的股票比跌得少的股票安全,小盘股比大盘股涨得快等等,凡是从股价和市值本身出发,而没有考虑企业本身资产属性的观点,都是在靠运气。既然运气成分很大,风险自然高。

3、已经看到的机会,就不再是机会了

很多投资者总热衷于寻找黑马,希望找到下一个伟大企业,可是对眼前的伟大企业却视而不见,总觉得没有机会了。他们觉得众所周知的企业,不再是好的投资机会。可是,这种观点的投资者忽视了复利的威力。伟大企业之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往往具备深厚的护城河,不断产生更多的利润,这些利润在时间上最终会转化为股价。而寻找黑马的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没有建立起来,对行业和经济周期衰退带来的风险抵御能力非常差,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遇到戴维斯双杀。这么多年来,一直有投资者看空某些消费和互联网龙头企业,却在寻找黑马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踩雷,着实令人惋惜。

4、投资应该分散,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我在和投资者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投资者拿着他们的自选股让我点评一下,经常动辄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股票,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为了降低风险。这件事有没有理论依据呢?严格说是有的。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风险测量可以用投资组合收益的方差或者标准差来实现。但针对这个有争议的话题,笔者想在本文中多说几句。

深入思考后,我觉得用数学方法测量风险有个假设前提:所投资股票的收益预期差,投资人没有明确的判断,是随机分布的,分散才有价值。说的通俗点,就是你也不知道买哪支的风险大,索性买一篮子,个别踩雷的,整体也不会死。如果是这种方法,笔者认为不如去买指数基金,尤其是增强类的指数基金,比个人乱投一篮子要靠谱得多。可现实往往是另外一种情况,大多数投资者只对少量的投资企业有深入的理解,对这些企业可能产生的利润和现金流就是比其它的企业要有把握得多,这个时候为了分散而分散,非但未必能躲风险,反而可能增加局部踩雷的机会。如果连少数几家有把握的企业都没有,这样的人不该自己去投资股票,风险巨大,应该交给专业资管机构;如果确实有自己理解深刻的企业,那么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看好篮子,比同时照顾十几个篮子,风险小的多。

除去认知上的偏差,股市是否存在客观的风险呢?从投资的角度,我认为是有的。可以大致分为系统性风险、企业风险和过度交易摩擦风险。

1、系统性风险。

很多精研个股的价值投资者,对系统性风险不以为然,认为宏观经济周期的衰竭、股市整体流动性的枯竭这些问题对他们的投资没有影响。事实上,笔者认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体现在两点:第一、当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人们对于估值的预期会大打折扣,即便是业绩优秀的企业,在系统性风险来临的时候,也会让估值跌到历史低位。可是短期内(例如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企业的利润增幅是有限的,那么估值的下杀,还是会明显带动股价的下跌。例如2018年很多白酒的优秀企业,估值跌倒了相当低的位置,对于后来者,是抄底的机会,可是场内的投资者,如果没有及时撤离,不少股票一年内也有40%甚至腰斩的风险。第二,如果是渗透到经济层面的系统性危机,难免会影响到企业的基本面,与宏观经济虽然有个时滞,但传导一旦被确认,杀企业业绩,甚至杀逻辑的事情也常有发生。

2、企业风险

企业风险主要有几种:

(1)主营业务受到冲击。例如新的科技产品,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出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对企业的原有业务造成冲击。例如超市对百货商场,电商对传统超市,手机支付对传统信用卡业务等。

(2)企业战略发生了重大失误。这个问题很复杂,只有针对具体的企业来谈,才有意义。笼统来说,我们需要关注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或者护城河所在,例如是品牌,那么削弱主打品牌的消费心智的战略就是值得警惕的;如果是成本控制,那么高负债的扩张行为就是值得警惕的。

(3)遇到政策的打压。需要区分对待的是,如果政策的打压,需求并没有减少,反而导致了落后产能的淘汰,龙头企业提升了集中度,那么不是风险,反而是机遇。但如果是针对全行业的,且行业内的差异性不大,政策打压后导致了全行业的需求萎缩,那么是很大的风险。例如曾经风电、LED、光伏等取消政府补贴。

3、过度交易摩擦风险

这个风险非常隐蔽,很多投资者对于万分之几的交易手续费不以为然,不断寻找认为可以短期战胜市场的热点频繁交易。我们假设一周进出一次,一年50个交易周左右,付出的交易费用将高达好几个百分点。本身投资的收益长期达到GDP+CPI的水平,算是不错的,可是扣除交易费用,就不是很理想了。回避系统性风险或者企业风险进行少量必要的交易,是合适的,但过度交易造成的交易摩擦风险,长年累月下去其实是不小的一笔费用。

小结

今年我在一次投资者报告会结束后,有位投资者找到我,说从2016年入市,5000万资金进来,本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股灾后大展身手,到今年8月多的时候,还剩下1500来万。让我给他指点迷津,建议一些好的投资机会。看到他亏了这么多钱,态度又十分诚恳,我本动了恻隐之心想跟他说说关注一些互联网龙头企业,企业护城河强大,业绩处在拐点,估值不贵等。没想到还没等我开口,他就说能不能给推荐几只几块钱价格便宜的,盘子小的,有想象力的票子,炒一把翻身,感激不尽。我顿时哑然。它用的几个词,票子,炒等,体现出对上市公司的及其不尊重,当了企业的股东,却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自己拿的股权,让我本能的从内心感到不悦,也不自然的感到是对我职业的侮辱。于是放下了恻隐之心,让他好好读书去,或者说自生自灭也可以。

时间过去了几个月,我再冷静回头想想看,自己从入市第一天开始,何尝又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困惑呢。于是,我把自己对股市风险的理解,在本文中唠叨了一遍,我们先不要考虑“认知变现”的问题,先解决“认知偏差风险”的问题,恐怕才是从投资中获取幸福回报的开始。路有千万条,可方向性错误,耽误的是人生。

家电维修,空调维修,智能锁维修全国报修号码分享:可以直接拔打400-968-1665 全国各大城市均设网点。
赞(0) 打赏
欢迎转载分享:景合财经 » 市场风险是股票投资的系统性风险(股票投资的风险到底是什么)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景合财经

在线报修网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