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龙头正在形成_炒股学院_景合财经知识网_景合财经景合财经

景合财经
景合财经知识网站

行业龙头正在形成

1、增量市场和潜力市场

首先中国电影市场是个增量的市场,我国2010-2019年的电影总票房从101.72亿元上升至2019年642.6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2.73%。

2010-2020年的电影总票房

美国人均观影次数为3.5次,中国目前为1.25次,从观影人次上讲,还有较大空间。韩国电影市场在2017年观影人次为2亿1987万左右,但韩国仅拥有5000多万总人口和4000多块银幕,人均观影次数超过了4次。市场是可以激发的,观影人次的进一步挖掘也是未来票房的增长点所在。

我国2015-2019总观影人次

印度电影市场总观影人次2016年一举突破了20亿人次,中国和印度人口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中国电影市场总观影人次最高才突破17亿,还是没有考虑经济问题的前提下。中国电影市场在人均观影次数和观影总次数上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近5年中国电影行业充分整合。

2015年开始中国电影开始遭遇资本退潮,到2018年电影市场遭遇资本寒冬。

2011—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总规模一度保持在40%左右的高增长率,市场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2016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的这种上升势头逐渐放缓,2016—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分别为457亿元、559亿元和609.76亿元,2018年增长率仅为9.06%,增速一路走低。与此同时,全国影院整体盈利总额下降,具体表现为银幕和影院增幅放缓,单银幕票房产出逐渐缩小,2016—2018年连续三年负增长,降幅分别为14.1%、8%和8.3%;影院平均上座率从2015年的17.37%下降至2018年的12.49%,单座收益从0.96万元降至0.67万元。

中国电影总票房同比增速

这样的市场遇冷在2019年表现得越发明显,2019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158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190亿下降了16.8%;1—5月的中国电影分账票房累计249.41亿元,同比下降6.35%,出现了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时观影人数仅为6.89亿人次,相比2018年同期减少了约1亿人次。从2018年开始,行业内上市公司的市值大幅衰退,较2016年市值高峰下跌约72%,剩余不足三成。

这说明,此前中国电影高歌猛进的绚烂光景正在退却,电影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期。这一前所未有的产业低谷表现为电影票房的缓增和逆增,资本撤退和融资困境,行业内部税务和诚信危机,以及产业机制陈疾暴露等等。当下中国电影所面临的寒冬其实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调整和升级阶段。

2020年疫情带来行业整合加速,用另一种方式彻底洗牌了电影行业。仅2020年一季度就有5328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超2200家影院公司关门(都是中小影院),是2019年全年注销或吊销数量的1.78倍。到2020年6月上旬注销数量达到了13170家,相较5月《经济日报》报道提及第一季度的注销数量5328家翻了三倍。中国电影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40%的影院将面临永久关闭。

影院类企业的注销量也自2012年起逐年攀升,2015年数量明显增多,其中2019年企业注销量最高,达1.8万多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截至2020年年中已经有1.6万家企业注销。

疫情下的2020影视企业注销数量

同样在危机背后同样也存在着机遇。疫情下的2020年中国内地市场年度票房达204.17亿元,超过北美市场年度票房问鼎全球第一。疫情之下中国在全球电影市场中率先复苏。截止2021年3月25日总票房已经突破174亿元,不出意外,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将蝉联第一,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3、电影市场新的变化

(1)影片质量显著提升,不断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中国影视最高票房都是近3年不断地被打破,高票房前十都是近4年新电影。

中国电影票房历史

(2)互联网宣发平台助力电影消费。

一是互联网版权给片方增加了获取新收入

视频网站为电影提供了全新的宣发领域。互联网给传统电影在影院、播放器等之外,增添了新的网络播出平台,。如今传统电影在互联网上的收益大有反哺片方、影院之势,这其中,互联网的力量不容小觑。以爱奇艺为例,2019年第一季度,其会员体量达到9680万,比上年增长800余万,受众群体以及付费模式发展增速。许多电影依托于互联网进行前期的宣传,甚至开始缩减院线登录的时间,以最快速度转移到网站首播,吸引会员通过新媒体观影。除了网站付费会员,许多热门电影还需要单片付费、用券观看等等。随着这些“花样”线上收费方式的成熟,各主要视频网站付费渗透率逐年升高,从2016年到2018年9月,爱奇艺付费渗透率从8.2%升至14.8%,腾讯视频从12.2到15.2%,芒果TV从2.7%到7.8%。

二是随着美团、猫眼、淘票票、抖音平台的深度渗入,便利了观影服务,扩大了电影的宣发推广。2015年在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在背后撑腰的淘票票、猫眼电影、百度糯米、微票儿等在线购票平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一时间9.9元、19.9元的低价电影票满天飞。院线的疯狂扩张、资本的躬身入局,电影行业的风口被吹了起来。并一路带动中国电影的在线购票比例提高至80%以上,美国则为20%左右。2017年开始,电商平台的厮杀结束,完成了行业洗牌,只有淘票票与猫眼电影最后杀出重围。在线票务平台对电影前期的宣发,中期的出品发行以及后期的电影评价都深度改写着中国电影的消费模式。

(3)头部影视公司“马太效应”凸显

现在上市的影视公司也近百家,但是中国高票房电影前10、前20、甚至前50都有一些共性,那就是头部优质电影占据大部分票房,优质电影全都是某几家影院公司发行出品的。包括中国电影、光线传媒、横店影视、万达电影、北京文化(造假巨亏)、博纳影业(未上市)、华夏电影(未上市)、金逸影视(小影院)、上海电影(上海的影院)、华策影视(影视剧)、华谊兄弟(st)。能够维持盈利并有护城河的只有光线传媒、中国电影两家,而且两家影院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爆品电影。

头部电影集中度不断提升

(4)融资渠道多元化初见成效

融资模式逐渐走向多元,表现为更多电影产业资本被吸纳以及全方位的资本参与。首先,近两年我国开始采用电影私募股权融资的方式。这一融资方式一来不受制于银行贷款的诸多限制,二来对电影项目的制作、财政等方面有了更精确的规范,能够最大程度地平衡投资风险。其次,专业化金融机构也正在进入电影资本市场,并在前期的风险评估、中期的推动监管、后期的交易保障方面发挥着作用,有序地导入和规范着电影资本的持续运转。此外,社会资金也被更多地纳入电影制作中。2013年,电影《十万个冷笑话》作为中国首个电影众筹项目,获资137万元,最终取得了1.19亿元票房;电影《大鱼海棠》获得了158万元众筹资金,上映后以5.6亿元票房收官,可以算是我国电影众筹项目成功试水的典型。众筹电影的个人投资金额一般较少,这样不仅降低了公众参与电影投资的准入门槛,调动了全民参与热情,也间接提升了电影的影响力,融资与宣发可谓一箭双雕。但目前中国电影的众筹融资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大多集中于网络大电影和微电影领域,电影众筹模式的探索还需进一步完善。

(5)电影产业链不断完善。

一方面,政策的在不断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逐步完善电影衍生品、版权交易。

另一方面,影视公司除了争取票房,影视公司不断加大对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包括对音像制品、形象公仔、商业广告、电竞游戏、主题乐园等周边市场全产业链进行开发,提高电影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能够吸引更多优质的资金进入电影市场,从而能够为中国电影产业融资的成熟发展打下基础。

2018年全国银幕总数已突破6万块,稳居世界电影银幕数量首位。在2012年银幕数仅有13118块,短短几年时间,银幕数增长了4倍有余。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拥有银幕数60079块,较2017年增加9303块,同比增速18.3%,增速比2017年放缓了5个百分点。整体看来,2018年我国电影银幕终端仍维持较快扩张。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部分资本的退出,2019年银幕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新增银幕9708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69787块,银幕总数稳居全球领先的地位。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全国银幕数量仍保持增长趋势,全年新增银幕5794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75581块,中西部三、四线城市荧幕数量得到显著提升。


4、政策方面

(1)文化强国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于2017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了五个方面的主要制度措施:

一,将电影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降低电影行业准入门槛,调动全社会参与热情,激发市场活力;

三,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对电影产业给予立体的制度支持;

四,通过扩大监管范围,完善监管措施,细化监管程序,加大打击力度等,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

,明确电影的正面导向作用,维护观众合法权益,鼓舞创作热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对意识形态管控,电影是文化输出的最好途径。目前国内每年只引进美国一定数量的影片,尽量避免美国文化进入,同时扩大我国影视文化的输出。这五项措施会中国电影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极大的推动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8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中宣部国家电影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专门处理、负责电影事业的事务发展。

2020年10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同时也是现任国家电影局局长的王晓晖指出,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2)需求侧改革+消费升级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消费”,在当前贸易战困扰和供给侧改革取得良好成绩的背景下,“消费”就成为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需求。2020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了“需求侧改革”。供给侧核心在于提质增效、优化产能,需求侧改革核心在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消费行业的本质是满足人的需求,从基础的衣食住行,即物质需求,到高层次的知识、文化,即精神需求。

十四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2017全球财富报告》中,将中产阶级定义为财富介乎1W美元——10W美元的人群。按此标准, 全球2017年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1亿,而中国就占到35%,达3.85亿人,消费潜力巨大。

(3)历史借鉴

纵观历史进程的演变,一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必然带动文化的繁荣。美国在一战后的经济繁荣,使好莱坞迎来了将近30年的黄金时代;意大利在二战后的快速复苏,为世界贡献了影响力巨大的新现实主义运动;而法国、德国经济上的接连崛起,则陆续掀起了法国新浪潮和德国新电影运动;80年代亚洲涌现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的电影产业也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内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电影业的复苏,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内地电影商业化的进程,不久的将来中国经济总量就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文化本就博大精深,中国的电影文化必然也会走向世界。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借鉴苏联解体的原因,警惕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对抗和灌输性文化输入,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中国经济制裁、意识对抗不断地升级,愈演愈烈;我们国家非常注重我们国家自己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家电维修,空调维修,智能锁维修全国报修号码分享:可以直接拔打400-968-1665 全国各大城市均设网点。
赞(0) 打赏
欢迎转载分享:景合财经 » 行业龙头正在形成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景合财经

在线报修网点查询